沈陽故宮,位于沈陽市沈河區(qū)明清舊城中心,是后金入關前的沈陽(盛京)皇宮和清朝遷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宮(或稱奉天行宮) ,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 。2008年,由我公司負
吉林靈光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渤海時期磚塔古建筑。靈光塔位于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城西北塔山頂上。渤海國時期建造。塔高約20米,方形,似青磚樓閣,共5層。塔頂鐵剎為寶葫蘆
自安山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朝時期古遺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江東鄉(xiāng)自安村夾心屯。包含漢時高句麗、遼、金文化古城遺址。為不規(guī)則長方形古城,建于山頂,東南臨山崖,相對高差約200米。城垣總長2773
錐子山長城,位于綏中縣永安堡鄉(xiāng),與山海關、九門口毗鄰。原名薊鎮(zhèn)長城、遼東鎮(zhèn)長城,由遼東巡撫王翱、流官僉事畢龔興修于明正統(tǒng)七年(公元1442年)。多采用石結(jié)構(gòu),或磚石合筑,或以山為險為墻,是珍貴的古代建
故宮東七間房現(xiàn)功能為藏品展館,具有明清前出廊典型的硬山式建筑,坐落在臺明之上,其梁架結(jié)構(gòu)形式為抬梁式,屋面為筒瓦正脊式,2013年,由我公司負責對故宮七間房進行修繕,經(jīng)修繕后,恢復原有建筑風貌
永安橋又名大石橋,始建于清代1641年。是京城到盛京必經(jīng)之橋。清朝對此橋尤為重視,新中國成立后,1963年9月30日永安橋被列入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年久失修,使橋的整體形象遭到破壞
錦州黑山八道壕烽火臺始建于1409年,坐落在八道壕鎮(zhèn)東,高10米。2010年,我公司完成了錦州黑山八道壕烽火臺的施工任務
遼濱塔位于新民市公主屯鎮(zhèn)遼濱塔村的黃土崗上,因其傍依遼河岸邊,世人稱其為“遼濱塔”。它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青磚塔。 2011年,我公司完成了沈陽新民遼濱塔的施工任務
祖氏石坊坐落于遼寧省興城古城南大街(延輝街)中部,原有兩座,相距85米。南為明前鋒總兵祖大壽"忠貞膽智"坊,建于崇禎四年(1631年)。因有倒塌危驗,1969年拆除,現(xiàn)已經(jīng)修復;北為明援剿總兵祖大樂"
興城朝陽寺山烽火臺由遼寧省文物局投資,2011年,我公司完成了興城朝陽寺山烽火臺的施工任務興城朝陽寺山烽火臺由遼寧省文物局投資,2011年,我公司完成了興城朝陽寺山烽火臺的施工任務
長春文廟是長春市的文物建筑,始建于1872年,由朱琛捐資興建,是一座由殿堂和門廡圍合而成的三進院式仿古建筑。2012年,我公司完成了長春文廟修復及擴建的施工任務
北塔為清初皇太極敕建的環(huán)繞盛京城東、西、南、北“四塔四寺”之一塔,始建于清崇德8年(1643年),建成于順治二年(1645年),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系藏傳佛教喇嘛塔。外形與北京北海白塔
©2025 沈陽故宮古建筑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