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資料 Certification Data

上海安科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 聯系人:張燕婷
  • 所在行業(yè):電工電氣-專用儀器儀表-其它專用儀器儀表
  • 經營模式:制造商
  • 主營產品:太陽能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企業(yè)變電站運維系統(tǒng),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充電樁系統(tǒng)
  • 所在地:上海市-嘉定區(qū)-馬陸鎮(zhèn)育綠路253號

推薦產品

當前位置:首頁>企業(yè)動態(tài)> 綜合管廊配電能效平臺精細化設計

綜合管廊配電能效平臺精細化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3-08-17

1引言 綜合管廊主要是指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城市管線的地下結構及附屬設施。應用綜合管廊能夠節(jié)省地下空間,還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力,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高強度、科學的城市綜合管線工程。目前,綜合管廊應用較為廣泛,在電氣設備設計中也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特征,從而推動綜合管廊項目有序運行。 2城市綜合管廊概述 城市綜合管廊是指利用地下空間建立起一個能夠將城市所需管線集中處理的公共空間,并在此基礎上對各類管線進行分類管理,并設置專門的檢修部門和管控人員。城市綜合管廊中主要包括通信、熱力、電力管線等,相關管理人員根據城市發(fā)展的需求對管線進行合理敷設,這既能夠提升城市管線的合理分配能力,同時也便于工作人員對各類管線進行定時的檢修工作。 1833年法國巴黎為了能緩解城市管道壓力問題,提出了“綜合管廊”的概念,并建立起 “綜合管廊”,這不僅有效解決了城市管線過于復雜的問題,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用地緊張的情況。我國的“綜合管廊”起步較晚,起初只是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一線城市中被應用,后來逐漸在國內實現大范圍普及。 3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 (1)供電電源 負荷等級:二級負荷。排煙排風機、應急照明、疏散標志燈、安防、給水閥門、消防用電、自控。三級負荷。排水泵、一般照明、維修插座以及除二級負荷外的負荷。消防負荷。排煙排風機、消防用電、應急照明、疏散標志燈。三類負荷需消防強切,選型時斷路器需帶電子脫扣。 10kV供電系統(tǒng),整個綜合管廊變電所電源進行統(tǒng)一考慮,從城市電網引兩路10kV進線電源至開閉所,再從開閉所不同段母線各引兩路10kV電源至各變電所。10kV變電所中,兩回路10kV電源同時使用,互為備用。 (2)低壓配電方案 低壓配電系統(tǒng)采用220/380V放射式和樹干式相結合。從變電站到各防火區(qū)電氣設備的低壓電纜。消防負荷:雙電源、接線盒、自動開關。變電站的兩個電源不同。所有電機均采用全電壓啟動方式。污水泵啟動,高水位、低水位停止,超高水位報警,故障狀態(tài)報告,自動控制系統(tǒng)完成。防排煙風機過載報警設備不跳閘。排氣扇通常由自動控制系統(tǒng)控制。發(fā)生火災時,主要由消防控制室控制,這也在于消防控制室可采取的優(yōu)先控制權。在管廊每個電氣分區(qū)內設兩臺總配電柜、普通及應急智能照明箱、PLC箱、消防及弱電分箱,放置于逃生口附近。 4綜合管廊項目供配電精細化設計研究 (1)綜合管廊內設置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 照明裝置安裝在顯示管的上部。人行道的平均公共照明應>15lx,*小照明應>5lx。操作設備進出口的局部照明可增加至100lx。應急照明采用智能應急照明和疏散信號照明。應急照明和疏散需要>5lx,應急時間應該要>90min。應急燈間距在15m以內。緊急出口標志燈應安裝在每個防火分區(qū)防火門上方的進出水管廊上。疏散標志指示器安裝在距地面1.0m以下,距離不>15m,疏散標志指示器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安全出口標志燈、疏散指示燈應該要有國家有關部門的試驗報告,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進行使用。 綜合管廊內部所使用的照明燈是一種防水、防潮、節(jié)能T5LED燈燈型,防護等級也在IP54以上,同時采取了防護措施防止外力碰撞。I類燈具,具有防觸電保護等級,可達到線路保護(PE)可靠連接的導電部分;一般照明回路應有工作電流不超過30mA,并對剩余工作電流采取保護措施。其中,照明控制可采用智能控制系統(tǒng),也可手動控制照明控制箱或實現中央控制中心的遠程控制。此外,下一個防火分區(qū)的照明控制開關安裝在防火分區(qū)的防火門上。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控制室將自動點亮所有管道中的燈泡,在任何情況下,出口標志燈、疏散指示燈和長時間應急照明皆不得停止。 (2)設備控制 綜合管廊內部的整機結構采用直接起動方式,主要電氣設備采用手動啟停控制和PLC自動控制兩種控制方式。該開關可選擇兩種控制模式,綜合管廊在裝置旁設有手動控制按鈕,主要用于設備維護、調試和應急操作。此外,在每個出口和出口設置逃生按鈕,以控制走廊各部分的通風及照明。 (3)電纜、電線的選擇及敷設方式 綜合管廊內部的消防設備、應急照明、疏散照明、管道走廊等均應采用銅芯耐火電纜及電線設備。除上述設備外,其他電氣設備也應使用阻燃銅芯電纜和電線。管廊內部應分區(qū)間設置防火材料,管道廊道內的專用電纜沿專用電纜橋架敷設。當電纜離開橋架后,應通過鋼管沿墻或吊頂外露。分配支管用鋼管當管道和橋梁的螺紋穿過結構伸縮縫時,應進行膨脹,并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當管道暴露在火中時,金屬管道涂有防火材料,在工程項目中通常使用的SC管為熱鍍鋅鋼管,且電線應該要用使用綠色或黃色導線進行標記區(qū)分。 所有穿過地下管道的建筑物廊道伸縮縫和沉降縫的管道均應按照《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中的相關方法進行施工操作。由于主體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較大,整個預埋接線盒采用加深接線盒。不僅如此,電纜與普通防火電纜應該要分開放置在防火橋內,防火橋外應涂防火涂料。強電信號電纜和弱電信號電纜應分別安裝電纜橋架。照明線路、供電線路采用鍍鋅鋼絲焊接鋼管,穿墻套管需要絕緣、密封、防火。照明采用LED防爆燈,燃氣艙內也應該放置防爆燈。 (4)電氣設備選擇與安裝 綜合管廊內部電氣設備選型應遵循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節(jié)能環(huán)保、價格合理等原則,開關站采用10kV中央柜真空斷路器,10kV獨立變電站環(huán)網柜采用全絕緣負荷開關環(huán)網柜,電源箱、控制箱、插座箱、絕緣孔夾、接線盒等電氣設備在各隔室整體管道走廊內應注意防水、防潮等保護,并保證保護等級在IP54以上。 除非另有規(guī)定或是有單獨標識,否則開關和插座應安裝在黑暗的立管廊道中,開關和插座分別離地1.3m與0.3m。電源箱、但豎井、導管和防火區(qū)除外,箱體高度為600mm,下邊緣為1.3m,地面安裝在1200mm以上和300mm以下。配電箱內管道應采用不銹鋼材質,其他箱體采用優(yōu)質電解板,表面靜電噴涂防腐處理,輔助安裝底板采用鍍鋅鋼板,板厚箱高在400mm以下為*佳,輔助安裝底板應控制在2.0mm左右。 (5)管廊接地系統(tǒng) 綜合管廊周圍應設置接地系統(tǒng),管廊干線的接地應在交叉口、導線段和過渡段焊接,形成共用接地網。干管廊接地線采用40×4熱鍍鋅扁鋼,與鍍鋅鋼板焊接的接地板埋于側墻上方。電纜支架中的接地支柱可以焊接到支柱的上端,管廊側墻下埋設的鍍鋅扁鋼與地面之間采用40×4熱鍍鋅扁鋼。機艙兩側接地干線每50m延伸一次。敷設在管廊內的高壓、電纜的接地經電力電纜設計單位檢查后方可進入。接地系統(tǒng)的接地方式為管廊接地保護,接地電阻不大于1Ω。建筑物中的結構鋼筋用作接地裝置,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管廊四角交叉處的管廊側壁上縱向焊接至少8塊主鋼筋,每10m至少焊接4根橫向和縱向主鋼筋,伸縮縫兩端,距伸縮縫1m的地方設置一對預埋連接板。 LEB端子箱應該安裝在艙室隔間區(qū)域,接地網控制中心與綜合管廊內的接地裝置連接。管廊內的整體連接板、箱形接頭、MIB和主筋焊接兩點,測試點設有防火隔板,防火隔板位于預埋連接板上。測點等電位板(箱)、MEB、IT設備、管道,做到全金屬管道接入通道與管道接地裝置、金屬構件、金屬設備和鋼筋混凝土基礎設備相連接。UPS輸出端子的中性線需接地放置,接地干線應直接接地至接地裝置,保證重復接地。 5管廊管線引出口的合理化設計 (1)常規(guī)設計方式的缺點 當前,城市綜合設計中使用*廣泛的管道出口廊道形式是直埋式,即城市間埋地管道出口廊道。綜合管道廊道包括地面、電力、通信、供水管道,管道從廊道引出相應的地面和路網。管道的每個專有單元需要在管道末端鉆工作井,如電力、電信和其他工作井,然后通過每個工作井將管道連接到用戶。管道出口位置定位性較差,管道僅在粗糙表面貼標簽,施工后期容易損壞。各單位管線權屬需要單獨修復,造成重復挖掘和資源浪費,與綜合展覽建設不相適應。會造成道路損壞,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但當所有權管道中每個單元都單獨建造時,建造起來就相對容易。 (2)引出口精細化設計措施 為了減少管道各單元的工作井數量,避免施工過程中對埋地管道的損壞,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建議采用復合管道系統(tǒng),管道出口廊道結構為城市綜合管道系統(tǒng),通常設置在交叉口兩側或需要切割地面的區(qū)域,距離為100~200m。管道出口管與直埋預留管道管廊出口結構連接,預留管徑應便于以后管線進行穿引,預留管道用混凝土包裹。注意,覆蓋不同管道的混凝土上表面需要確保高度相同。如果相鄰管道纏繞后排距較近,則應使用普通混凝土填充接縫,這有利于公路施工和質量控制。綜合工作井通過管道與管道出口相連,根據管道類型的不同,應采用隔墻將綜合工程劃分為不同的回路。綜合工作井的寬度和高度應滿足管道轉彎半徑和施工作業(yè)空間的要求。 6管廊設施與入廊管線的沖突處理 (1)常規(guī)設計方式的缺點與不足除了現場的控制方式外,還可用電腦端實現集中控制。 系統(tǒng)支持單控、區(qū)域控制、自動控制、感應控制、定時控制、場景控制、調光控制等多種控制方式。 參考文獻 朱駿.城市綜合管廊的智慧管控設計探討[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20,2. 李曉慧.明挖施工城市綜合管廊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評價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20. 謝志婉.城市綜合管廊電氣工程若干問題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20,5. 張志偉,張學群,等.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電氣自控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9,6. 張學妙,張林.天然氣管道進入城市綜合管廊安全技術探討[J].煤氣與熱力,2019,5. 侯瑞堃,蔡芙蓉.城市綜合管廊項目電氣專業(yè)精細化設計研究. 安科瑞企業(yè)微電網設計應用手冊.2020.06版.

上一篇:制糖企業(yè)能源計量中常見問題探討

下一篇:電弧光保護系統(tǒng)及其實際應用